
展現國有企業文化發展魅力
——扎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湖里區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始終堅持“創新、創先、創優”、“有為、有力、有信”的企業精神,內強企業員工素質,外塑企業良好形象,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經過幾年來的扎實推進,先后獲得市委、市政府“五大戰役”工作“先進單位”、湖里區政府“納稅特大大戶”、湖里區工會 “先進職工之家”、 市總工會“四星職工之家”、“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充分展現了湖里區國有企業文化發展的魅力。
一、誠信履責,打造健康廉潔的企業文化
作為區屬國有企業,集團始終堅持誠信經營,努力把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之中,切實規范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維護國家和出資人利益,努力建設和諧廉潔的先進企業文化。
1.攻堅克難,突出重點解難題。在國企改革發展過程中,征地拆遷工作可稱“天下第一難”, 集團領導深入征遷工作一線,作為各個指揮部的領導成員,研究征遷方案、督促項目進度及協調相關問題。在征遷實施過程中,嚴格貫徹執行房屋征收程序,堅持統一的征收補償標準。同時公司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利用節假日組織征遷政策學習、業務培訓,提高員工綜合業務水平,不斷強化務實的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營造“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團結和諧工作氛圍。2009年國投拆遷公司因為萬達項目刷新了全市的非住宅拆遷記錄;2010年80萬儲備用地再次刷新了全市非住宅記錄;2011年兩岸金融中心項目刷新了全市的住宅拆遷記錄;近幾年更是承擔了湖里區大部分的征遷工作任務。
2. 內優管理,多方協作促建設。在工程建設領域,公司緊緊圍繞工程的勘察設計、預算、招投標、材料物資采購、工程量驗收、工程結算等重要環節,以“苦練內功、夯實基礎”的價值追求和實踐目標,編制管理制度的藍皮書,形成了一批制度性文件,增強了精細化管理的實際成效,充分體現了企業文化建設在管理水平和經營績效中的示范力和帶動力。同時,公司還成立由黨支部、監事會、工會等領導組成的檢查組,對在建項目工程,定期開展文明安全質量大檢查,并出具書面檢查報告,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落實整改項目,不斷優化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和手段。
3.四廉四進,著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集團以成功獲得省建設廳二級物業管理資質為契機,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領導干部帶頭踐行“勤廉雙優”,通過不斷充實廉潔文化內容,做到“四廉四進”,即將廉榮貪恥的理念、廉潔從業的條規、反腐倡廉的正反典型、廉潔自律的監督作為廉潔文化進班子、進部門、進崗位、進家庭的主要內容。積極拓寬教育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宣教活動,在堅持傳統的廉政第一課、看警示教育片、簽訂廉政承諾書等做法的基礎上,以區財政國資黨委和區人民檢察院開展廉潔保障共建活動為契機,創新廉潔教育形式和載體,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文化品位。
二、回報社會,弘揚主流向上的企業文化
為促進國有企業科學發展,公司主動履行國企的社會職責,堅持回報社會,努力爭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1.主動作為,有效破解“停車難”問題。面臨廣大群眾“出門難,行車難,停車難”的現狀,公司深入開展“四下基層”活動,成立了區國投公司車輛停放管理公司,認真貫徹區委關于文明交通要做到“多宣傳、多勸導、多說明”的精神,加強宣傳引導,提醒廣大車主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規范、有序停車,同時,在全市率先啟用POS機管理收費平臺,執行銀聯卡、E通卡、翼支付、Apple Pay等電子支付方式,取代手工登記,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和疏導,使得停車管理收費更加規范有序,提高了我區綜合社會秩序。
2. 就業扶持,彰顯國企社會效益。區國投車輛停放管理公司成立以來,堅持以社會效益為先,面向我區下崗失業、失地、大齡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提供一百四十多個收費員崗位,接收四百多人次,現有收費員中男性平均年齡為53歲,女性為43歲,普遍為“4050”人員。公司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夯實基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切實有效落實了為民辦實事工作。
3.心系百姓,實現失地村民“造血”功能。為解決好失地村民后顧之憂,集團領導深入基層一線,廣泛征求失地村民意見和建議,主動對接溝通,積極探索我區社區新發展用地采用“村民集資入股,由村民集資興建開發與建設收益”的運作模式。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努力做到“三快兩省”,即市場定位快、設計方案快、招商引資快和時間省、財力省。比如,蔡塘發展用地項目在征地拆遷、市場調查、設計方案及招商引資過程中,公司采取主動溝通、提前介入等方式,有效推進整個項目的工作進展,提前一年多投入建設,提前兩年多投入招商,大大縮短項目從初步思路到建成投入使用再到發揮經濟效益的總體時間;枋湖社區發展中心,總投資約10億元,商業價值高達15億元,可提供2000多個就業崗位。是我市最大型的集商業、辦公、外口公寓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將填補島內東北部大型現代商業的空白。
4.幫扶行善,塑造企業良好形象。集團積極響應政府助學號召,向轄區貧困學子捐資助學;傳承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弘揚感恩、奉獻、博愛精神,每年開展“慈善一日捐”等活動;及時為地震災區同胞捐衣捐物、籌募善款;開展“愛我家園”奉獻日及以“美麗湖里·關愛水源地”為主題的志愿公益活動;連續三年向區慈善會捐資15萬元。集團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把慈善的理念融入企業發展實踐,實現了企業的社會價值。
三、營造氛圍,編織溫馨和諧的企業文化
團結就是力量,集團努力編織“四舒和諧網”,營造企業文化發展的濃厚氛圍,為公司做大做強提供組織保障。
1.工作環境舒適網。集團寬敞明亮的辦公場所,完善的硬件辦公配套,讓員工們不僅舒心辦公,更激發了員工的工作激情,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公司自辦食堂,放心、衛生、安全、健康的午餐,既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又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為員工編織了一張舒適工作學習生活網。
2.民主管理舒心網。每年通過召開職代會、公示欄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把黨支部、集團的決議、決定,經營運作等情況向全體職工匯報、公示,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讓職工主動參與企業民主管理。
3.文化生活舒展網。積極組織職工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籃球、太極、游泳、網球及職工自編自導文藝節目等一系列文體活動,從自發形成,到定期不定期地堅持開展鍛煉活動,再到組隊參加市、區各類比賽,并獲得市金融系統舉辦的“廈門銀行”第一屆籃球邀請賽亞軍等各種榮譽。文體活動不僅豐富了職工業余生活,陶冶職工的情操,也提高了職工的文化素養。
4.地位平等舒暢網。針對職工中有正式職工、新聘職工等現狀,集團在政策可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制定規定,對不同類型職工實行“三同’’,即:共同享受單位勞保制度、共同得到學習培訓機會、共同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活動。
“四舒和諧網”創造了和諧的工作環境,人性化的企業管理,使企業文化建設更科學、更有效,猶如縷縷春風溫暖職工心靈,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職工說:企業把我當主人,我為企業拼命干。